文化与商业如何共荣共生?南都调研4个月问治深
2023-12-23 23:00

  文化与商业如何共荣共生?南都调研4个月问治深圳古建筑群12月21日,“共生共荣·古建筑群落在城市发展中的保护与传承研讨会”在深圳宝安举办。

  1997.47平方公里的深圳,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古建筑群落。它们是生活在这边土地上的人们一辈又一辈传承的见证,是历史的记忆,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古建筑群落如何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如何传承与保护,是深圳的一道“必答题”。

  为探索现代化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共生共荣的可持续发展模式,12月21日下午,“共生共荣·古建筑群落在城市发展中的保护与传承研讨会”在深圳市宝安区举办,来自古建筑修护保护、历史村落研究、环境与发展研究、文旅规划设计等领域的专家,与甘坑古镇、南头古城、大鹏所城、观澜古墟、清平古墟、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等深圳各古城古村落古墟管理方一起,共同研讨古建筑群落修缮与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

  本次研讨会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南方都市报主办,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宣传部、宝安区新桥街道办事处协办,新桥街道文明实践所、深圳市金鼠古墟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支持,是2023年南都智库产品发布周的重磅活动之一。

  研讨会开始前,与会嘉宾跟南方都市报“古建筑群落保护与传承”深调研小组一起,前往宝安区新桥街道清平古墟进行调研,这也是本年度南都关于深圳古村落调研的最后一站。

  今年8月开始,南方都市报深调研小组将目光聚焦到了深圳的古建筑群落。4个月的时间里,调研小组的足迹遍布深圳各区,走访了观澜古墟、南头古城、甘坑古镇、大鹏所城、凤凰古村等大大小小的古建筑群落。细致的走访,让深调研小组深刻感受到了古建筑群落之于深圳的意义。调研中,一名受访居民说,“深圳需要古建筑群落,不仅仅是因为深圳人能从古建筑群落中找到深圳文化的根,更因为忙碌的深圳人可以从这些古建筑中寻求繁华都市里难得的宁静。”也有受访者说,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居民来自五湖四海,这些古建筑群落,更是新深圳人的精神寄托。

  毫无疑问,深圳需要古建筑群落,深圳人也需要古建筑群落。当走访持续深入,南都深调研小组深刻感受到,深圳在古建筑群落的保护上,作出了诸多努力,也让原本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古建筑群落更好地服务现代深圳人生活。但是,深圳的古建筑群落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共性问题。文化与商业如何共荣共生,便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古建筑群落作为应该展示独特历史文化人文底蕴、特色民风民俗的万花筒。我们在走访中发现,深圳这几座一些古建筑群落同样陷入“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的同质化沼泽里,酒吧、民宿、文创铺子几乎是照搬,还有处处可见的“我在××很想你”“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就连卖的“特色小吃”也都雷同。

  人们总是希望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每一座城市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文化记忆,古建筑群落开发过程中,深度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是最基本的要素。而在对深圳古建筑群落文化资源的挖掘中,我们遗憾古城硬件的保护和修缮的粗枝大叶,我们遗憾原住居民生活状态、风俗文化活动的失传,我们遗憾古建筑同质化和商业化过浓,我们遗憾不能再睹当年古城的风采和历史的荣光……但如果把遗憾的原罪都归于“商业开发”,那可能会产生更大的遗憾。

  在研讨会上,南方都市报党委委员、副主编陶然表示,古建筑群落的保护和传承方式极其复杂,其中涉及文化、科技、建筑、教育等各个领域,有些方面还存在一些悖论和难以克服的矛盾。所以如何让大家对古建筑群落的内涵有更深刻的了解,对它们的发展有更准确的判断,这需要政府、专家、媒体、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不可能通过一场研讨会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终极答案,但是非常期待各位大咖带给这个议题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好的解决之道。”陶然说。

  本次研讨会,汇集了古建筑修护保护、历史村落研究、环境与发展研究、文旅规划设计等多个领域的专家以及深圳多个古建筑群落管理单位的代表。大家聚在一起,围绕“古建筑群落在城市发展中的保护与传承”这一议题,多角度进行探讨。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带来《城市古建群的人文经济发展模式》主旨演讲。他说,印象中深圳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经济和科技,现在回到文化这个根脉再来谈深圳的经济和科技,觉得别有意味。

  魏鹏举表示,城市古建筑群的人文与经济属性有三个很重要的关键词,便是“记忆”“地标”和“符号”。谈及城市古建筑群人文经济的思路,魏鹏举提到了“元宇宙”。“我始终觉得数字化、智能化是解决文物、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三好’中的最优选。数字化是既能做好保护,同时又有最大的空间可以创新。”魏鹏举说。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柳肃则从美学的角度剖析了传统及村落能保护的意义。在他看来,古建筑是艺术,审美就是一种文化,如果审美被破坏了,文化也就被破坏了。柳肃说,城市也好,村落也好,建筑也好,往往是因为没有保存人文历史的、有特色文化的东西,因此失去了特色。所以要保存好文化,就一定要保住那些有文化、有历史的建筑。柳肃例举了深圳鳌湖艺术村和南头古城的例子。他说,鳌湖艺术村里面有古祠堂、古民居,这些就很好。

  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智库专家刘灿姣从立法角度谈及了古村落的保护。她介绍,2007年,广东省率先进行古村落的保护抢救工作,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与此同时,广东各地市也做了很多工作。2020年,深圳市出台了《深圳市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这部地方性法规,在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对于深圳的古建筑保护起到了关键作用。谈到古城古镇古村落保护立法的建议及对策时,刘灿姣特别强调,要保证原住民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话语权利,让他们更好地有文化自觉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武文霞与在场专家探讨了古建筑群落发展与保护路径。她认为,村落活化利用,不仅要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更满足了游客对文化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基本是旅游开发的手段或者形式,涉及的主体主要是政府、企业、村民、游客。武文霞表示,在文旅开发过程中,这几大主体必须是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过程,实际上这是文旅开发、文旅运营一个很大的难题,要把握好度。

  学术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如何处理古建筑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经济发展的关系”“古建筑与文旅产业如何共荣共生”两个话题展开了探讨。

  现代性是深圳最突出的特点,我现在发现,深圳也是一个后现代的城市。“古建筑群落在现代城市中的保护与传承”这个议题让深圳这座城市更有纵深感、更有历史感。一个城市,无论是居民还是游客,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需要有根有魂的。

  在我们印象中,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快速崛起的新型城市。那么,去梳理、挖掘它的历史根脉,对这个城市的纵深感,以及让这个城市更有信念,非常有意义。另一方面,深圳面临着探索一条进一步转型的发展之路。我们一直关注深圳的时尚文化、年轻文化甚至国际文化,但对于自身的传统,需要我们去深挖去推动更高质量的转型发展。

  深圳最突出的是经济、科技。在现代感的城市来讲古建筑群的保护问题,是回归到深圳文脉、深圳魂上谈这个问题。有了数字化技术之后,可以做很多非常生态的保护事情。

  数实孪生的古建“元宇宙”,可以很好地实现古建筑群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创新之间的平衡,我甚至觉得这是古建筑群落保护传承的最优方案。在传统非数字技术的前提条件下,很容易导致对建筑文物,甚至包括可能是非物质性文物的破坏冲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发展,我们可以用数字技术扫描,把文物的审美信息、历史信息等输出传播。

  深圳又是一个以高科技立市的改革开放代表性城市,拥有腾讯等高科技企业。如果在现有的高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基础上,做好文化的保护传承,深圳也许就真的能够成为一个代表中华复兴的大都市,也是一个在全世界可能会被记住、被关注的有底蕴的中国城市。

  我始终觉得建筑是一种艺术。人们如果能够欣赏古建筑,就是提高了人的一种审美,也提高了人的一种文化意识,培养了人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古人的“工匠”精神,看那些古建连门槛都精雕细刻,连排水的地方都做着装饰,我们就会被这种建筑艺术感动。什么叫工匠精神?就是把一个东西做到审美,做到艺术品一样,自然就是工匠精神了。这是古建对于现代建筑学的启示与反思。

  “古建筑群落在现代城市中的保护与传承”这个议题中,我认为,比较迫切解决的问题就是人的观念问题——政府方面的、开发商方面的、普通百姓方面的,都要知道保护古建的重要性。此外,重要的一点是,提高审美意识和文化意识。千万不要去做假古城墙!真的才有价值,人们看到的就是历史,想要看的就是历史。哪怕是废墟都有价值!我们也要学会欣赏残缺之美、沧桑之美。

  深圳是一座新城市。在城市扩展中,一些古村落慢慢地消亡了,有一些被城市包起来了。这些古建筑、古村落,有一座就要保留一座,能有多少就保多少,千万不能够再拆!

  我们中国村文化研究中心从2008年开始,对于全国的古城古镇村落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察,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通过近几年的比较数据,我们发现,村落消亡的速度是在逐年下降,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是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从发展来说,我们发现,文化旅游是受各地推广比较多的模式——把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地进行保护,做全域旅游,能够带动当地消费和经济发展,也能给老百姓带来一些文化的红利。但我们要警惕商业的过度开发。有些古村落由于旅游公司的入驻,原住民迁出,变成了完全商业化的运作,完全没法体现当地的生产生活文化,如此可能会滋生全国文化旅游同质化的现象。

  从立法的角度来看,不论是国家还是各省市都开始有了立法保护的意识,制定了大量的法律。但这些法律法规还是存在缺陷,不是专门针对古城古镇古村落的法律法规,也就是说它的操作性不强,可能会出现公权和私权打架,地域性和民族性缺少衡量,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开保护等情况……我们呼吁要有一个统一的、专门的古城古镇古村落保护法律法规。

  说到深圳,我们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城市,对于它的古建筑的期待,本来就不太高。但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深圳还是有一些历史建筑的遗存,比如南头古城、甘坑古镇、清平古墟等。深圳的历史建筑存量有,但不多,但也正是因为它不多就难能可贵。深圳政府这几年非常重视文化的保护,专门划出了历史风貌保护区,还出台了相应的政策。

  鳌湖老村是从宋朝开始就有居民繁衍生息,有了历史文脉,而现在的建筑群落规模形成于清朝中期。

  以前的鳌湖村很破败,基本上都是收垃圾废品,外加黑加工厂。要保护要激活的话首先要从人的置换开始。2012年起,邓春儒邀请艺术家、艺术工作者对原生态建筑进行保护、修复,在村里面做工作室,创建各种艺术项目。

  作为一个历史风貌,政府介入的是公共设施、外部环境的改变,而这些一直都是古村的短板。另一方面,古建筑群的保护与活化,因为艺术家们的入驻,把艺术实践根植在鳌湖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由内而外滋养着鳌湖村。

  在邓春儒看来,古村保护千万不能市政化,而是尽量因地制宜,即便可能慢一些。另一方面,他也拒绝农家乐化。

  如今,在大鳌湖区域,已经有了近100位的艺术家入驻。这些有影响力的人不断地传播村落,无形之中,对古村对艺术都是很好的助推。也正是这样的助推,让古村的艺术生态“溢”出到文化产业园区、厂区等周边区域,进而成为一个整体的文化艺术聚集区。

  “挖掘问题、严谨求证、研究对策”,经过4个月调研,结合研讨会成果,将凝结成《共生共荣·古建筑群落在现代城市中的保护与传承》调研报告。生动翔实的调研案例,旨在分析现代城市古建筑群落保护传承发展面临的实际痛点,结合专业前沿的研讨会学术成果,从古建筑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等方面提出传承发展建议,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让中华文明在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共荣共生的大图景中绽放出新时代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