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24-02-15 03:15

  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通州区与廊坊市北三县交界地区,总面积约104平方公里,是时任市委书记蔡奇同志亲自部署的区域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工程,是深化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进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由我院副中心专班承担统筹编制,集合用地、交通、市政、生态等院内专业所及弘都院技术力量,与市水利规划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专业机构和高校联合工作,目前已完成阶段成果。1月31日上午,河北省副省长、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理事会理事长金晖召开专题会研究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规划,我院副中心所参会,并代表项目组汇报规划方案。河北省政府、河北省协同办、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和草原局、廊坊市政府相关同志就协同机制、工作组织、公园申报、运营投资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后续我院项目组将按照会议要求完善规划内容,进一步做好两地总体工作统筹,保障公园有序实施落地。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是引领首都花园城市建设的重要工程,也是我院支撑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首个落地项目,为我院开拓业务领域进行了探索尝试。

  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通州区与廊坊市北三县交界地区,总面积约104平方公里,是时任市委书记蔡奇同志亲自部署的区域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工程,是深化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进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由我院副中心专班承担统筹编制,集合用地、交通、市政、生态等院内专业所及弘都院技术力量,与市水利规划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专业机构和高校联合工作,目前已完成阶段成果。1月31日上午,河北省副省长、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理事会理事长金晖召开专题会研究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规划,我院副中心所参会,并代表项目组汇报规划方案。河北省政府、河北省协同办、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和草原局、廊坊市政府相关同志就协同机制、工作组织、公园申报、运营投资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后续我院项目组将按照会议要求完善规划内容,进一步做好两地总体工作统筹,保障公园有序实施落地。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是引领首都花园城市建设的重要工程,也是我院支撑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首个落地项目,为我院开拓业务领域进行了探索尝试。

  1月31日,市规划院召开2023年度工作总结大会,回顾2023年工作,部署2024年任务,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委党组书记、主任张维出席会议并讲话,委领导王和友、牛锐、周楠森、施卫良及院老领导柯焕章、马良伟、潘一玲、王引等应邀出席。会议由院党委副书记张晓昕主持,院全体干部职工及所属企业北规弘都院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 市规划院2023年度工作总结大会 会上,院党委书记、院长石晓冬作了题为“初心、信心——市规划院2023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度工作安排”的报告。报告从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做好规划编制研究、加强智库职能、注重科技创新等七个方面对2023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从对2024年工作进行部署,安排了六大类、18个方面的重点工作。院党委书记、院长石晓冬作工作报告报告强调:2024年,我们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市政府和委党组的决策部署,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抓好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入手,纲举目张做好今年各项工作。要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发展”的初心,坚定“不畏困难、砥砺奋进”的信心,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重大课题,统筹谋划和推进院各项工作。 应邀出席会议的委领导及院老领导大会还对2022—2023年度获得院内外优秀奖及获得其他荣誉的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会上,六名职工代表分别就对经济工作的思考、城市副中心重大投资项目谋划、超大尺度非建设空间实施规划、市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储备库建设及灾后恢复重建等2023年度的重点、亮点工作作了专题发言。张维同志在讲线年规划院取得的工作成绩,肯定了规划院在承担首都规划、支撑首都城市发展中做出的积极贡献,并提出要求:规划师要聚焦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关系。一是在经济社会运行方面要关注“两个密度”。要关注人口密度的变化及其映射的规律,同时也要关注资金和投资的密度。二是在高质量发展方面要加强“两方面影响”。一方面要在提高城市的宜居便利上加强影响,另一方面是要在领导决策和民众感受方面加强影响。三是在高水平安全方面要抓好“两个角度”。一方面要提升城市整体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北京作为超大城市要有韧性意识,工作中要在强化安全韧性价值判断方面多做努力。委党组书记、主任张维讲线

  我院编制完成的《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2022年—2035年)》印发实施

  为进一步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作为韧性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在市应急管理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组织下,我院编制完成《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2022年—2035年)》(以下简称专项规划),于2023年4月通过专家评审。专家评审组一致认为规划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科学性,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23年12月市应急管理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联合印发实施专项规划,是下阶段指导区级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编制、推动全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管理的主要依据。专项规划积极应对首都超大城市灾害风险挑战,适应国家新时期“全灾种、大应急、大救援”的管理要求,积极与应急管理部正在开展的相关标准规范制定工作紧密衔接、相互反馈,率先探索建立了立足京津冀协同和圈层统筹,体现多灾耦合、专兼结合、常非转换、平急两用的应急避难场所体系。下一步我院将发挥好市级工作优势,继续服务区级专项规划编制,持续加强技术支撑作用,助力全市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建设。

  北规弘都院“弘愿·乐道”系列专题学术交流(2024年第1期)——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韧性提升规划和行动计划》及编制思考

  2月1日下午,北规弘都院举办了2024年度第1期“弘愿·乐道”系列专题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到市规划院城市副中心规划所工程师朱东,作了题为《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韧性提升规划和行动计划〉及编制思考》的交流。朱东首先介绍了《北京城市副中心韧性提升规划和行动计划》编制工作的背景、旨在构建平灾结合城市综合韧性体系的目标,以及落实平急两用建设要求、衔接重大项目谋划的规划特点。基于韧性前沿发展分析、现状综合安全条件分析、潜在新型风险因素分析及综合安全管理责权分析等韧性基础分析,从空间、工程、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韧性提升措施与行动要点。他还分享了自己对韧性城市规划工作的思考,包括应急体系建设应避免相互重复和踩脚、项目清单与各部门对接需要形成合力等。针对大家提出的街区控规韧性规划编制、社区韧性建设分类应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次交流由技术管理中心关钰副主任主持并表示本次交流对韧性城市理念指引下的规划编制工作开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采访嘉宾:于化云,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1996年—2016年任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参与编制并推动颁布国内第一部城市雕塑管理政府规章《北京市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暂行规定》(1988年颁布)、参与编写了第一部城市雕塑规划纲要《北京城市雕塑规划纲要》(1993年印发)、组织编写了第一部城市雕塑工程技术标准《城市雕塑工程建设质量技术规范》(2009年发布)。主导和主持的重要城市雕塑项目:1984年石景山雕塑公园雕塑,1990年北京亚运会场馆雕塑,1999年—2002年的王府井大街、皇城根遗址公园、菖蒲河公园雕塑,2002年“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完成之日市政府批准为北京国际雕塑公园),2004年北京城市雕塑普查,2008年北京奥运会雕塑,2009年以后北京各条地铁线日,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设计所历史专班人员对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化云进行访谈。本文以此访谈为基础,深入了解他推动北京城市雕塑规划编制、标准制定、法规建立、公共艺术项目的工作经历和体会,引导读者了解北京市城市雕塑发展历程与成绩。采访:高雅、王亚琦、赵幸、刘子烨、柳磊撰稿:王亚琦全文原载于cityif微信公众号

  引言: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已经逐步迈入城市更新时代,精细化的城市设计是妥善高效地利用存量土地空间资源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通过梳理鹿特丹城市更新中的典型案例,挖掘鹿特丹城市更新策略——特色空间再利用、低效空间再设计、公共空间复合化和发挥建设项目触媒作用,探索和提炼精细化城市设计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起到的推动作用,总结其对我国国内城市建设,尤其是旧城区有机更新、公共空间多功能提升等的借鉴意义。作者:刘雪娇 彭斯作者单位: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全文原载于cityif微信公众号

  【北京城市设计导则: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历经七十余年的发展与演变,当下的北京已成为一个城野交错、体量庞大的复杂有机体。纵观北京城市设计积累的大量丰富实践,城市设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北京,这座“美善之极、未可言宣”的“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这座古老而华美的城市,与其他城市一样,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也无可避免地出现了城市风貌不清晰、设计语境不统一、编制效能参差不齐、编制方案实施落地不甚乐观等问题。作为千年古都、大国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北京要“塑造怎样的城市特色”以及“如何发挥城市设计的作用”?作为回应,历时五年时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了《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的编制工作。《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和《北京市城市设计技术要求》作为标准文件,于2021年4月通过政府网站公开发布。作为全市首个城市设计统领性文件,核心内容纳入了各级、各类法定规划编制标准和各类更新技术指引,指导各层级法定规划以及各类更新实施方案的编制、实施;同时,导则明确了各类专项和专业导则编制的框架要求、要素框架和引导方法,先后指导了街道、滨水、第五立面和景观眺望系统、城市色彩等导则的制定。《〈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传承价值·构建体系·统筹实施》一文,系统介绍了导则的编制思路和技术方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和城市更新工作推进背景,立足北京城市特色和城市设计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北京城市特色风貌的核心内涵,建立了城市设计的编制技术体系和传导体系,形成了“设计导则+编制技术标准”为核心的系列成果,为城市设计的编制、管理与实施提供技术支撑。皇城城廓是明清北京“四重城廓”之一,是北京老城整体格局保护的重要保护对象。《皇城城廓城市设计:从系统构建到实施引导》一文,聚焦皇城城廓城市设计,系统回溯从文化-空间-功能-探访等系统构建,到项目库-任务书-政策包等实施引导的工作逻辑,着重总结其工作层次、方法与效用。在此基础上,立足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三级三类四体系”,探讨北京老城以至一般历史地段概念类城市设计的编制范式。《东长安街纵深地区城市设计:面向多层级协同实施的城市设计编制探索 》一文,以东长安街纵深地区为例,从东城区属地的视角,结合该区域的突出特点,对面向多层级协同实施的城市设计方法路径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规划策略。长安街纵深地区紧密包裹在长安街的南北两侧,是长安街体现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三大功能定位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窗口形象的重要组成。《北京大红门地区博物馆群及配套服务区方案征集:南中轴地区博物馆群城市设计探索》一文,从该地区继承发扬北京中轴线壮美秩序、打造南部地区新增长极,以及建设世界级博物馆群及其配套区的时代使命入手,提出建设大国文化展示新中心、国际交往引领新舞台、南城高端发展新引擎、生态双碳治理新样板、人民城市实践新区域五大愿景目标,打造产业复合多元、交通以人为本、生态自然低碳、文化古今交融、展城无 界融合,以及实施弹性灵活的南中轴博物馆群,为后续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北京东坝北西区公共空间景观风貌设计方案: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园城共融城市设计探索》一文,首先从区位价值、生态资源、历史底蕴等多维分析切入,明确东坝北西区作为外交战略空间、发展示范空间和开发机遇空间的角色定位,提出以高端发展、国际交往、文化自信与城轨融合为目标,构建生态带动蓝绿交融、功能推动三心交互、文化驱动古今交辉、慢行联动立体交织四大空间设计策略,塑造便捷宜人的公共空间与富有魅力的景观风貌,激活区域发展潜力,为园城共融城市空间的营造与设计提供有益探索。《北京延庆休闲度假商务区综合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城-园-产融合城市设计探索》一文,以延庆RBD综合规划为例,着眼延庆全域发展格局,进行面向赛后/会后可持续发展的城、园、产融合的城市设计探索,对规划范围内的产业体系、功能布局、空间形态和实施时序进行整体安排,构建了“战略-体系-方法-工具”的城市设计工作框架。从战略导向、规划体系、设计方法实施管控四个方面展开介绍了工作思路和方法。《针灸式TOD带动老城更新的一体化规划方法探索》一文,首先从空间资源、空间管理、空间品质、空间功能等提炼既有站点更新改造的问题和痛点,以北京地铁崇文门站、菜市口站、北海北站更新改造的案例,进一步落实针灸式TOD在公共空间更新中的设计方法。从实际案例中提炼出站点改造的工作方法和规划策略,为今后历史街区内的轨道站点更新提供参考。《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工作,是着眼于城市设计建章立制所开展的全域性、系统性的规划。导则中各项技术要求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实情况还有待于检验,通过实践反馈保持导则的持续动态完善。感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郭婧对本话题的贡献!本刊编辑部

  《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 (TOD)战略推动城市空间改变——3V框架方法》(译著)

  编著:[法] Serge Salat,[法]Gerald Ollivier组译: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简介:TOD 既不是建筑设计理念,也不是轨道单系统资金平衡手段,更不是地产项目的宣传口号。而是一项城市战略,是一套系统工程,是一种城市精明增长的模式。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走过了建设与经营城市的初级阶段,进入到中高级发展阶段,需要在观念、理念方面进行实质上的更新,其中对人的关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义,也是当前城市工作的最终价值导向。基于对各国的实践观察,世界银行TOD实践社区提炼形成了节点-场所-市场潜在价值(3V)框架,并在此框架下探寻城市规律,系统性地提供了城市-区域-线路-站点等不同层面的实践案例以供参考。如此将有助于促使首都规划进一步反思各类设施在空间上的协同布局,进而优化空间结构,达成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功能协同发展,发挥其在都市圈、超大城市、城镇中心体系中的网络性、节点作用,推动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结构性改革,最大程度释放经济系统内生动力。这些行动对于TOD城市战略形成更全面的认知、推动政府愿景向市场和社会层面的有效传导,具有借鉴意义。我院作为“城市层面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TOD)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项目承担单位,项目团队主动开展了国际城市发展经验方面的研究。由于国内城市与欧美国家城市发展背景存在一定差异,如何从国际实践中提炼出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战略层次构成要点与政策实施要点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不断发展中的交叉学科,TOD已成为城市建设领域的关注重点之一,吸引了无数有志之士投身其中。希望本书可以给新时期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治理和 TOD 规划建设等工作提供有益参考,使 TOD 城市战略从礼乐春秋到万家灯火,共同推进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 目录:引言0.1 TOD效益 / 0010.2 TOD原则/ 0030.3 城市和车站层面的TOD实 / 0030.4 辨识在何处、何时以及如何创造经济价值的类型划分方法 / 0040.5 本书的结构 / 008参考文献 / 009 第1章 大都市、网络和地区层面的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战略1.1 城市增长不协调背景下全球基础设施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0111.2 TOD的影响/ 0121.3 大都市/城市层面的TOD战略 / 0161.4 网络层面的TOD / 0201.5 地区层面的TOD / 025参考文献 / 031 第2章 基于3V框架提高价值的驱动力、政策和战略2.1 节点、场所和市场潜在价值的驱动力是什么 / 0362.2 车站地区的类型 / 050 2.3 不同类型车站的政策:填充式、集约式和转型式 / 0512.4 提高价值的关键策略 / 053参考文献 / 062 第3章价值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及其对价值捕获的贡献3.1 价值之间不平衡的动态作用力 / 0663.2 TOD中的价值创造和获取的反馈循环 / 0683.3 TOD的不动产收益 / 073参考文献 / 075 第4章高品质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创造更高的场所价值4.1 积极和消极的空间 / 0774.2 创造高场所价值的八种城市品质 / 0794.3 城市设计实例:创造更高的场所价值 / 092参考文献 / 105 第5章基于更高场所价值和可达性实现市场潜在价值的提升:纽约哈德逊广场5.1 纽约市对更多办公空间的需求 / 1075.2 新开发对高可达性场所的选址需求 / 1125.3 哈德逊广场项目 / 114参考文献 / 130 第6章创造高节点和高场所价值:伦敦国王十字车站6.1 增加节点价值 / 1346.2 增加场所价值 / 1356.3 增加市场潜在价值 / 145参考文献 / 148 第7章增加公共交通线路的连接性和经济价值:伦敦的“穿心快线 伦敦繁荣的人口和经济 / 1497.2 “穿心快线”对伦敦竞争力和增长的重要性 / 1517.3 “穿心快线”的成本效益比和经济效益 / 176参考文献 / 178 第8章整合空间经济与“TOD”:提升中国郑州经济效率和社会包容度8.1 郑州的重要性/ 1818.2 郑州大都市层面的TOD / 1818.3 3号线号线沿线的场所和市场潜力价值/ 2008.5 建议 / 2098.6 结语 / 211参考文献 / 213

  “从规划实施出发,以社会治理为落脚” ——朝阳门街道责任规划师深耕实践

  石晓冬对院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院属单位负责同志开展“中秋”“国庆”节前提醒谈线年纪检工作培训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