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大代表田红: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2024-01-28 08:11

  安徽人大代表田红: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 提升安徽国土空间规划科学性中安在线月,《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该规划涵盖了国土空间领域多个专项规划相关要求,并考虑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的影响,科学构建安徽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在今年两会上,省人大代表、省气候中心总工程师田红等10位代表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提升我省国土空间规划科学性》的议案。

  田红介绍,通过3年普查,安徽摸清了全省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共五大类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和防灾减灾能力,评估了各地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省委省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同时按照“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原则,积极探索普查成果应用模式。

  “近年来,安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群、都市圈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由于人口、产业、能源消耗等汇集于城市,导致气候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高温热浪、暴雨内涝、雾霾等频繁发生。另一方面,城镇化放大了灾害风险的暴露程度,使人类生活环境的脆弱性增加,自然灾害链条不断延长。”田红介绍道,应对气候变化、打造“韧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进一步提升安徽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切实保障高质量发展。

  为此,田红等10位代表建议,一是针对省内各主要城市编制通风廊道专项规划,明确各级国土空间中通风廊道分布,对于城市重要通风廊道管控地区,可根据需求编制城市设计,提出建筑形态、建筑退让等控制要求,保证城市主风道畅通,缓解城市热岛、混浊岛问题,减缓城市化气候效应。二是在《省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目录清单》安排的多个专项规划项目以及市县乡镇规划中,引入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结果,强化灾害对重点流域、重点领域、市政设施、公共设施、城乡产业、资源保护、交通、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约束,合理优化空间布局,科学制定未来发展策略。三是注重规划传导,对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明确的重大工程与重点建设项目,基于自然灾害风险区划结果,明确独立占地设施边界,并传导至详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