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初心站岗的桥隧“三牛”高级技师
2024-01-15 16:07

  以初心站岗的桥隧“三牛”高级技师他是扎根工务一线年的技术骨干,他是安全管理的“找茬哥”,他是为年轻人“传帮带”的老大哥,他是守护桥隧的“老黄牛”……

  年过半百的他身体硬朗、业务精湛,有着多重“身份”,被职工尊称为“彭高工”。他就是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桂林工务段桂林路桥车间高级技师彭海琼。

  时光飞逝,回忆1991年刚参加工作时的场景,彭海琼感慨万千,恍然回到了32年前的那个秋季。刚入路的彭海琼来到钦州桥隧领工区,该工区所在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行车的道路也没有修好,这与他曾经幻想过的工作环境截然不同,用他当时的话来说就是:火车前面过,只看不能坐。

  “难道我一辈子就在这里度过吗?”年轻时的彭海琼曾有过迷茫,耳边的一句话把他拉回了现实,工区的老师傅鼓励他说:“虽然我们身在山里,但不能把心也困在山里。心里有落差很正常,关键看你要怎么行动起来去改变。”彭海琼倍受鼓舞,抓住一切机会提升自己,他每日工作跟在工长后面仔细观察作业细节,不耻下问;趁着休息时间翻看业务知识,及时请教。通过长期努力,他一步步通过高级工、技师考评,成为职工交口称赞的“彭高工”。

  2018年10月,彭海琼开始担任桂林路桥车间桥检工区工长。恰逢秋检秋查之际,他多次查看工区资料、了解清楚实际情况后,便一头扎进了秋检工作。犹记得当时虽已入秋,却依旧酷暑难耐,每天步行10公里的秋检工作是对体力和耐力的双重“烤”验。

  面对一些充满积水的涵洞,部分职工想着以往日的经验和春检的数据判断,对着涵洞口拍几张照片就要继续向前,可彭海琼却不这么想。他挽起裤脚踏进水坑,弓着身子仔细查看涵洞内的每一处细节……检查结束后,彭海琼给工区职工们上了严肃的一课,“我们不仅要对工作负责,更要对他人的安全负责,不能仅凭经验办事。”

  说起桂林路桥车间的1304个涵洞、154座桥梁、10座隧道,他如数家珍;线路周边环境、维修时间、保养记录,他了然于心;路外防护设施情况、桥梁步行板具体尺寸、涵洞过水高度,他都一清二楚。彭海琼深知熟悉设备的重要性,凭借多年检修工作,他已然成为车间的“活字典”。

  2021年冬,永福桥机队在更换桥枕作业时出现枕木误差较大的情况,导致钢梁无法放平影响行车安全。彭海琼得知后当即要求换回旧枕木,他拿着道尺两步一弯腰进行数据测量,确保钢梁放平、符合安全行车规范。随后他与永福桥机队一同作业,严格盯控作业情况,重新测量枕木数据、全程参与枕木制作,保质保量让每一根枕木与钢梁完美契合,经过多次数据测量无误后,他才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

  32年来,彭海琼始终秉持初心、热情不减,把全部精力奉献给铁路事业,以责任和担当为铁路运输安全保驾护航。他先后被评为段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获得南宁局集团公司技术能手和南宁局防洪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工作多年,他参与编写了《高铁桥隧工作业指导书》《普铁桥隧工必知必会》,参与发明使用橡胶圈围住上支座、以黄油涂满活动面方法,处理桥梁支座流锈水严重的问题,成效显著已在现场推广运用。

  如今,距离退休还有3年时间。在整治钢梁桥摇轴支座流锈水作业中,彭海琼攀爬上距离水面高达20米的漓江桥,他眼神坚定、目光如炬,整治病害丝毫不马虎。“我的青春都献给了铁路事业,我也将以初心站好岗,为铁路事业添砖加瓦。”彭海琼说。(黄红雨 李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