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建筑规划全文(5篇)
2024-01-06 17:31

  城镇建筑规划全文(5篇)要实现城镇的低碳发展,不能仅依靠节能减排技术手段,还需要以更加多元化的标准衡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从城镇结构入手,整体减少城镇的碳排放量。本质上说,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空间秩序而作的关于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2]。低碳的城市规划要在对城市发展思路、总体布局和内部秩序等方面综合考虑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空间安排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低碳的城镇规划是通过对城镇进行全面的评估,探讨适宜的土地利用模式,引导城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或者应用先进的低碳技术进行产业升级,构建绿色建筑标准以及绿色交通体系,引导居民进行低碳生活,最终达到减少城镇碳排放的目的。国内外学者认为进行低碳城市规划是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步骤,同时也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策略。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低碳城镇规划有东京市的《东京都环境基本计划》,纽约市制定的《纽约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等,其中围绕低碳建设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交通、建筑、产业等进行了综合的规划。

  低碳城市规划的制定从排放审计开始,可以分为四步: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具体操作方法是审计城市的碳排放量,将其作为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依据;然后根据审计排放量得出的结果,结合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减排目标以及各阶段的检测标准、确定检测方法;接着进行多领域的技术可行性论证,制定相应的低碳政策;最终确定方案。

  要确定低碳城市规划的内容,首先应明确低碳城市的特点,就规划的角度来看,余猛等人认为低碳城市应具备规模合适、形态紧凑、拥有高效的交通体系、能促进低碳技术和政策的实施的特点。陈洪波认为低碳城市建设的涉及面广,涵盖了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空间布局及各种基础设施等,涉及到城市形态、发展模式、城市建设、运行、管理的各个方面,作为低碳城市规划则应该抓住几个核心要素,尤其是城市低碳发展的目标定位、关键领域和保障机制本[3]。综合东京、纽约等城市的规划内容,我认为低碳规划内容应着重于:空间布局、产业结构改革/升级、建筑、交通以及基础设施五个方面。

  巨大的城市规模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距离过远的功能分区、混乱的交通、私家车滥用等问题增大了城市的碳排放量。许多学者就城市的空间布局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如克劳福德和弗伦奇就从城市形态结构、土地利用和空间规划的角度,论证可以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来实现城市低碳发展的目标[4]。各国学者基本认同低碳城市应结合公共交通走廊塑造多核心、具有合理密度的城市空间结构。但是,城市的空间形态一旦形成便具有很强的“锁定效应”,这将会导致城市在很长时间内沿着高碳的轨迹运行。因此,在规划初期,引入低碳的理念,对于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许多城市已经将空间规划纳入低碳建设规划之中,欧盟资助欧洲部分城市进行低碳化建设,就大力倡导城市的致密化改进,以此限制城市规模无节制、不合理的扩张。在规划中实现低碳空间布局要专注于职住平衡、密度适中以及绿色布局三个要素。职住平衡一方面是指土地的混合使用,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开发者或使用者可以自发地配置最有收益的使用功能组合,使土地上就业和居住人数大致平衡;另一方面是街区功能混合,在同一街区的土地利用性质达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提倡功能分区。城市组成要素包括物质设施、社会群体、经济活动和公共机构等,在空间分布上达到一定强度,密度达到合理水平,主要倡导城市空间紧凑发展。开发高密度社区,打破传统功能分区,不同的社区组合作为城市最小功能体,依靠公共交通联系,减少小汽车的使用,发挥城市区域的地缘优势,既方便居民生活也减少交通带来的碳排放。低碳目标的实现主要通过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汇两个途径,所以绿色布局也很重要,保证城市拥有一定的绿化面积,将其平均的分布于城市之中,一方面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另一方面增加城市固碳吸炭的能力。低碳城镇规划中的空间布局涉及到城镇地域范围内的产业安排、建筑规划、交通网络设计以及基础设施分布四个方面,是一个全局性的综合规划。因此,在地理规划的角度上,城镇的低碳空间布局包含了低碳产业、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以及低碳基础设施的布局。

  谭志雄等人认为低碳产业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5]。陈洪波则认为,低碳产业不仅仅指低能耗低污染的环保企业,还包括节能减排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即使在钢铁、水泥等高能耗产业,也存在着低碳产业结构升级的愿景,企业低碳与否应在行业内比较[3]。根据英国商业企业和改革部2009年在低碳产业战略远景(LowCarbonIndustrialStrategy:Avision)中提到低碳产业内容,其中包含:提高能源效率、重视在产业发展中使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和生产低碳汽车以及建设低碳研发中心等方面的内容。我认为产业结构的低碳改革和低碳升级存在于每行每业。因此,城镇的产业低碳化升级,一方面应重视对城镇中传统产业进行低碳化改造和升级,实施关、停、并、转等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动城市服务业发展,构建节能降耗型产业体系。另一方面,应推动低碳新型产业的发展,如美国两任总统分别签署的《新能源法案》与《清洁能源法案》,都指在发展美国的新能源与清洁能源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节能减排,构建本土的新型低碳产业。我国也很重视新型低碳产业的发展,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列出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这些产业碳排放量低且具有资源能源消耗低、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特征,是未来低碳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在城镇低碳建设规划中应积极推动本市低碳产业的发展,向该类企业提供支持与帮助。

  在东京和纽约的城市规划中,对于建筑的低碳化管理已经形成了相关的标准和推行的政策。例如东京市颁布的绿色建筑标准以及对建筑碳排放具有约束力的碳交易制度;纽约市总体规划中规定提高现有建筑能效、发展高能效建筑、促进城市建筑的绿色化,到2030年要通过“建筑节能”减少16.4百万吨碳排放[6]。低碳建筑规划在城市总体低碳规划中必不可少。通常,低碳建筑的规划内容只关注建筑运行环节中碳排放的问题,陈洪波提出运用全生命周期法拟定低碳建筑规划的内容。全生命周期法,既从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建筑运行、建筑拆除和建筑垃圾处理的每一个环节着手,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由于目标和过程复杂,难以管理,生命周期法虽然科学,但难以实施。现实可行的低碳建筑管理措施有:加快对大型公共建筑的低碳改造。研究表明,当建筑、空调、照明等方面采用先进技术,可使新建大型公共建筑降低60%以上的耗电量。如对空调、照明采取改进,那么既有的大型公共建筑可降低30%以上的耗电量;规定排放最高标准,建立商用楼碳排放交易制度,控制商用建筑的碳排放;进行居民房屋的供暖、照明改造;打造绿色建筑标准,开发高效能建筑,推行低碳的公共建筑、商业建筑、住宅新模式。

  城镇规模蔓延式发展,功能分区混乱,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使得城镇私家车剧增,交通已经成为城镇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为降低交通系统带来的碳排放,东京市政府采取了建设紧凑型城市、研发环保生物柴油、鼓励使用低污染低能耗汽车、提出生态驾驶口号等具体措施。纽约主要关注公共交通方面的低碳建设:扩建公交基础设施,增加主要拥挤线路的运载能力;改善现有公交服务,研究解决城市范围内某些区域的交通拥挤状况。除此之外纽约规定提高私家车、的士和其他交通工具的燃烧效率,降低燃料CO2排放浓度。哥本哈根秉持“自行车之城”的理念,鼓励居民骑自行车出行,拓宽自行车车道,建立了自行车高速公路等等。综合各城市采取的举措,国外建设低碳交通主要是通过扩建公共交通,提高机动车的燃烧效率,鼓励居民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购买小排量汽车或使用环保能源的车辆。建设低碳交通要优先公共交通,科学合理的组织高效综合交通体系,降低城镇交通系统的碳排放量。

  城市基础设施是指为城市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条件和公共服务的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基础,分为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两类[8]。经济基础设施包括公用事业(电力、管道煤气、电信、供水、环境卫生设施的排污系统、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系统)、公共工程(大坝、灌渠和道路)以及交通设施(铁路等轨道交通、城市交通、海港、水运和机场、航空)。社会基础设施通常包括文教、医疗、体育、社会保障等一些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设施。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锁定效应,一旦建成,就会长时间运行,规划时选择不当,将导致未来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因此,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低碳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低碳基础设施规划中,能源供应类设施,如路灯,需引入使用可再生能源、低碳能源、能源利用率高的设备;建筑类设施则采取低碳建筑规划中的策略,降低现有建筑能耗,研发新型节能建筑;供给类设施,包括电力、管道煤气、给排水等,利用先进技术降低运输途中的损耗,提高供给效率;废物处理类设施,如排污及废弃物收集处理,在提高处理环节能源利用率的同时,还要回收利用资源,如利用污水淤泥中的甲烷,减少甲烷排放,或合理使用垃圾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减少化石能源的排放。

  由于各国城镇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其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总量的变动趋势不同,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低碳城镇建设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联合国人居署的研究指出,发达国家的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等目前属于建筑主导型的排放,中等发达地区的城市如香港等目前属于交通主导型的排放,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如上海、北京目前处于工业主导型的排放。由于发达国家已处于后工业化阶段,低碳建设的重点大都放在建筑、居民生活和交通减排等社会生活方面。发展中国家城镇的低碳建设必须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兼顾节能减排,因此侧重点则在产业结构改革/升级。伊朗目前在一个名为Hashtgred的35公顷小镇上进行着低碳城镇的试点建设,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分析后得出方案,以“低科技”为主旨,“低成本”为原则,根据伊朗传统文化,注意房屋的高矮密度以及紧凑性,尽可能减少制冷和供热的需求[9]。方案中“低科技”是指依据当地特有的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进行既低碳环保又合乎情理的城镇建设,不以高排放的高科技为主要手段,依靠自身条件解决建设进程中的问题。这一理念值得发展中国家的小城镇,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学习。根据城市人口以及发展规模的不同,低碳规划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人口众多的大都市规模扩张,为解决低密度扩张、经济无序发展以及人口爆炸式增加带来的高碳发展问题,规划重点在于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结构改革/升级、建筑、交通以及基础设施五方面。对于城镇规模小、人口密度低的小城镇,低碳发展规划则侧重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因此,根据城镇的发展阶段以及规模,将低碳城市规划的侧重点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低碳城镇规划的实施需要政府颁布相关政策予以支持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建设低碳城镇的过程中,政策的制定与颁布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将东京、纽约、哥本哈根、那格浦尔、北帕默斯顿在建设低碳城镇过程中制定颁布的政策进行分类与总结,分为控制政策与鼓励政策两大类。控制政策包括排放标准、建筑标准、税收控制以及其他处罚;鼓励政策包括专项基金、税收减免以及津贴。这五座城镇均具备至少一项控制政策以及鼓励政策。政府作为城镇低碳建设的发起者与促进者,一方面要把握好城镇低碳化建设的整体局面,利用控制政策管控建设过程;另一方面要促进城镇的低碳化发展,引导以及鼓励企业与居民走低碳之路,鼓励政策可提高企业与居民在低碳化建设中的积极性。进一步将政策细分为行政方面与经济方面两类(图7),国外各级政府对城镇中企业以及个人采取的奖惩政策,推动了城镇的低碳化建设,“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制定方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对减排行为的奖励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拉力,通过奖励促进企业以及市民节能减排,协助政府建设低碳城镇;另一方面,对污染环境行为的惩罚则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推力,督促企业和市民摆正观念,改变高碳的生产、生活习惯。在政策提供的拉力与推力的共同作用下,促进城镇更好更快的向低碳模式发展,实现减排目标。

  建设低碳化城镇离不开政府、企业、居民三方面的努力与合作,政府负责制定低碳城镇的规划与政策,企业和居民按照规划与政策通力配合,形成良性的合作模式,一起向着低碳城镇的目标迈进。在建设低碳城镇的过程中,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政、企、民三方合作治理,规划与政策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第一、建立完善的低碳城市治理组织架构。将具体规划内容与减排目标分配给相应部门的负责领导,合理分工,架构完善,建立有效的协调和决策机制。第二、将碳减排量以及能源使用效率等指标纳入政府绩效以及领导工作考核的范围。第三、根据城镇低碳建设的发展情况,加强低碳城市的规划研究、项目实施和效果评价,适时适度调整减排目标以及政策。第四、充分发挥政府在低碳城镇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加大对低碳城市领域的财政投入,给具有低碳性质的生产与消费提供补贴;向企业与市民宣传低碳、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理念,进行环保节能以及垃圾分类等低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第五、提供利益相关者参与规划、政策制定以及实施的平台,构建和谐低碳社会。

  第一、积极进行产业低碳改革以及升级,引入清洁生产技术,逐步用可再生能源以及绿色能源替代高碳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第二、开发新的低碳技术、绿色能源、低碳管理方法,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进行低碳建设的推广,使低碳城市建设成为企业的新发展点。

  第一、了解低碳城市建设的举措,转变高碳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进行自身碳预算管理。第二、通过政策制定平台,积极参与低碳城镇建设。第三、自发组织成立以低碳环保为主旨的NGO(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协助政府进行低碳城镇建设,监督企业进行产业绿色升级,呼吁居民正视减排义务以及减排责任、引导其他城镇居民进行低碳生活。从超级大都市到偏远小城镇,宣传低碳理念的NGO对城镇的低碳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它已经成为联系政府、企业以及其他居民的纽带,在矛盾凸显时起到了重要的缓冲作用。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寿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的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我国的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绿色建筑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是密不可分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绿色建筑可以带动城镇化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可以带动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建筑是实现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绿色建筑的蓬勃发展是推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引擎。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就是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现阶段的城镇化建设,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建筑相关产业有机结合,缓解因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同时,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又可以为绿色建筑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更好地挖掘绿色建筑的潜力,推动绿色建筑产业优化升级。

  我国的绿色建筑最早是以试点建筑为主开始普及的,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绿色观念的普及,绿色建筑的运营实施才开始被广泛推广。截至2016年底,全国范围内有20多个省市建立了绿色建筑评审专家团,绿色建筑面积已达8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我国新建城区面积的50%以上都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相关建设产业已经成为当下建筑发展的主流。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建筑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操作水平尚未成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绿色建筑在我国推广时间不长,一些环节的产业链尚未成型,这就导致绿色建筑方案设计和规划、绿色建筑研发、生产和评价、绿色施工、绿色建筑运营管理和监理等方面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同时,服务团队、施工技术和监理单位还处于摸索尝试阶段,缺乏绿色建筑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相关的配套设施,这就阻碍了绿色建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的推广主要靠政府单方面完成,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滞后于城镇化的建设,以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主导的运行机制尚未建立。由于前期发展绿色建筑需过高成本的投入,同时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开发商自身发展方式的考量,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只顾眼前利益,忽略了民用建筑和农村建筑的发展;施工时施工人员缺乏绿色建筑和绿色环保的意识,依然使用传统的建筑模式,使整个行业高耗能、高污染的方式依然可见,这就更加阻碍了绿色建筑市场的成型。

  受到收入水平和社会总体认知水平的差异等方面的影响,国内的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在东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经济发展比较快、城镇化水平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其绿色建筑发展比较迅猛;而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进而导致绿色建筑的数量和质量较差,绿色建筑产业的规模化还尚未成型。其中,东部地区数量最多的江苏省绿色建筑数量已达905个,而西部地区数量最低的新疆仅为15个,东西部绿色建筑分布不均,导致企业无法将自身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统一起来,进而阻碍了西部地区绿色建筑的推广和绿色建筑企业的集聚。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率已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7年末的58.52%,截至2017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数量达到81347万,城镇化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国家逐渐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因此把绿色建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推广使用作为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正面临能源消耗量巨大和能源供应短缺的矛盾,低碳环保的绿色建筑材料尚未在项目建设中广泛推行。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至今的十几年间,城镇化建设总耗能大概增加了7.42个百分点,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要消耗235965万吨煤,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能源需求量将达到45.3亿吨标准煤。同时,现阶段我国万元GDP能源消耗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美国的3.8倍,欧盟的4.1倍。而现阶段我国的生产需求与资源利用之间严重脱节,必须转变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推进清洁能源生产和产业消费革命,大力推行绿色建材的使用力度,实现城镇化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截至2017年,全国城区总面积达到了19.84万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的平均规模从1996年的30.4平方公里扩大到2015年的79.42平方公里,城区每年新增建筑物的规模居世界首位。但在建筑面积增加的背后却是有些中小城镇盲目追求城镇化的数字,尚未完全建立以城建带产业的发展方式,导致人口的集聚远滞后于城镇化增长的速度。如鄂尔多斯耗费50多亿元打造的康巴什新城区,未将绿色产业发展理念有效的融入到城镇的建设中,割裂了人口、绿色建筑产业、城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最终成了一座“鬼城”。要想改变目前发展的现状,就是利用绿色发展理念改变原有的粗放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式,探索一条产城互动、绿色集约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2017年,我国产生的建筑垃圾达24亿吨,建筑垃圾占垃圾的总比重已达40%以上,每年因建筑垃圾对土地资源的占用超过30万亩,建筑垃圾带来的污染已经成为了现阶段城镇化发展瓶颈。目前,我国建筑物所采用的采暖系统产生的碳排放量已经达到了全国碳排放量的20%,北方地区因采暖产生的单位碳排放量已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另外,因建筑物带来的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问题也同样严重。因此,清除建筑垃圾,推广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是深化低碳环保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阶段,由于我国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和机械化水平较低,不会完全采用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因此要做好传统施工技术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协调统一。一是在建筑施工项目初期,利用BIM技术对建筑的结构等方面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二是施工团队在施工中也要注意效率低下的机械设备的革新,通过科学技术和引进人才变革生产关系。三是在国家绿色建筑评定法的规范下做好施工的监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新型绿色能源的推广,如地源热泵技术的使用。对于温差变化较大的地区,虽然室外的温差变化较大,但地热温度比较稳定。夏天时节能技术可以吸收室内多余的热量,而冬天时又能控制建筑物的消耗情况。这项技术操作方便,可在一些单体面积较小的建筑物中使用。

  绿色建筑在最开始的规划设计阶段就把节能环保技术作为应用的重点;施工阶段时注意节能低碳材料的使用;同时当绿色建筑施工结束之后,及时对建筑物的日常运营做好管理活动,使建筑的使用年限增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现阶段我国发展绿色建筑可结合美国LEED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在建筑物的设计阶段要遵循绿色、循环、低碳的原则。二是绿色建筑的设计应充分结合我国国情,推广使用新技术和绿色能源。三是设计可在计算机的帮助下走精细化的循环设计之路。只有形成完备的绿色建筑产业链,才能带动绿色建筑的持续性发展,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注重城市内部的市政工程建设,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建立先进的雨水收集系统与污水处理循环系统,注意废水、生活污水的利用。二是对于城市建设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要重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大力提倡绿色节能环保意识,结合实际需求开发新型清洁建筑材料;大力推进节水、节能、节材、节地的力度;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及开办宣讲会等方式宣传绿色环保知识,关注的重点不仅要放到公共建筑,更要向农村和民用建筑倾斜,强化人们对绿色建筑内涵的理解。只有让人们最直观的体会到绿色建筑的便捷,才能更好地理解绿色建筑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将绿色建筑融入城镇化的发展,使城镇化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新的增长点。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城镇化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协调发展,这不仅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1.促进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在城镇化建设中,一是要借助政府行政及宣传职能,着眼于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规划,加强对绿色建筑及其相关产业的推广。二是政府要完善现有的绿色建筑激励机制,实行阶梯式的量化财政补贴制度,对于优先发展绿色建筑的企业进行适当资金支持和利息减免。三是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针对我国东西部建筑实际发展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大力扶植绿色施工项目和绿色施工企业,构建绿色产业支撑体系。2.实现绿色建筑的区域协调发展。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之间的不均衡主要是由区域系统的内部差异造成的,这就对政府制定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注重区域内各省之间发展的空间差异,根据区域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绿色建筑发展战略。既要做到因地制宜,使各地区按照自己实际的发展需求来推广绿色建筑,同时政府还要加大资金投入,依托高校加强对绿色建筑方面人才的培养。只有就业岗位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实现建筑产业的优化升级。地方政府要消除区域市场壁垒,进一步整合资源,培育一批行业领先的、产业链完善的绿色建筑产业集团,扶植龙头企业申请国家示范住宅项目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带动区域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企业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微观主体,是绿色建筑发展的“急先锋”。对于城镇化水平发展缓慢的中西部区域,国家应建立一批绿色建筑实验和示范基地,对绿色建筑提供资金支持,加大绿色建筑等关键项目的研发,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发展需求及时制定一系列的发展政策,并提供发展相关的设计、咨询、施工等方面的服务。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带动绿色建筑的区域协调发展。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战略要求,长沙镇原有的城市中心的主要功能依规划将逐步转移至新的城市中心,城市结构将相继产生变异,城镇规模扩大,人口分散等使得旧城中心区经济活力正面临日渐衰落的危机(图1)。长沙镇旧城区面积约40万m2,其中本项目所在山花街地块占地面积3万m2(45亩),位于旧城区中部,为其镇政府原所在地。项目用地包括南北两个地块,北部地块长约180m,宽约76m,用地面积约1.35万m2;南部地块长约225m,宽约64m,用地面积约1.63万m2。现状总建筑面积6万m2。周围教育资源集中,邻近镇区最主要的文化娱乐空间和景观核心,曾是长沙镇最重要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在未来规划中也处于镇文化教育中心地段。

  功能———从多样走向单一。山花街地块内部包含15m宽的城市道路(山花街),地块内建筑以临街线层居民自建房为主,其形式多为底商上宅。随着政府的搬离,由政府机能所带动的地块生命力逐步丧失,商业功能没落,仅剩的居住功能也由于建筑老化,环境落后等原因在逐步衰落,只留下老年人和留守儿童成为了山花街生活场景的主要人群。这一情况与我国大多数小城镇中心地块十分相似,即复合功能向单一功能转变,建筑品质下降等都成为了旧城衰退的诱因(图2)。

  空间———从丰富走向衰落。山花街地块作为沿街形成的线性地块和道路交叉口,道路与建筑之间形成的交往空间自然成为了街区公共、半公共的场所,内部街道成为了居民的主要生活场景。围绕着街道邻里熏肉箱、夜间的小烧烤摊等等都充分体现了山花街以“街”为主的空间传统和生活习惯。然而随着90年代以来的房地产的开发,地块外侧的高层商品房建设将地块内部的自建住宅孤立,外加居民擅自建设及乱搭乱建的情况严重,整体环境变差(图3)。

  机遇与危机同在,位于本地块东南侧的陈家中学是镇区最主要的教学资源,东北侧的桔子广场正在进行改造,旨在创造出适宜公众的公共空间,其中的戏台、广场等重要节点的塑造正是植根于当地特有的娱乐活动;同时西侧的现有过境路向城市内部道路转变所形成的商业氛围也为本地块提供了商业潜力。如何结合文教功能与公共交往空间,合理重置本地块的功能成为本更新的重点问题之一。同时现状的低层高密度也给更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形式束缚。

  通过上文对于山花街现状的介绍,可以发现,对其进行形如大城市的居住区规划是不符合其发展需求的。大城市的旧城更新为居住区规划的策略主要有以下两个导向:第一,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多是以房地产商的资金为经济依托,通过高容积率来达到经济效益。这样的规划策略在小城镇是不适用的:高的容积率在小城镇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空间效益,对小城镇的传统肌理产生破坏。第二,以景观效益为导向,强调居住区的景观优势,多为单一的居住功能和少许配套功能。这种规划策略在长沙这样的小城镇也是不适用的:山花街本已单一的社区功能如不在更新规划上加以补充,将使社区无法延续其原有的生命活力。因此该方案提出以下更新框架:在规划上结合新旧绑定开发的政策手段,引入商业的多样化功能,采取点式高层的住宅以满足更新开发的经济压力,同时运用建筑裙房的空间塑造来延续地块文脉,给予居民宜人的交往空间。

  政策引导———新旧绑定开发的政策手段。长沙镇山花街更新因地块较小,原住民较多的情况,采取大规模激进式的开发模式在地块经济性和更新可行性上是不可避免的,原因有以下两点:原有容积率高于2.0,依据现有的旧城拆迁还房的经验以及长沙镇现阶段地价和房价之比,“拆一建三”①才能基本满足房地产开发有利可图;然而,若单一地采取以开发商利益为主体的政策导向,必定会导致不符合小城镇现状的城市格局和不符合原有居民居住习惯的建筑形制。故该次更新改造积极探索适应长沙镇发展需要的多元共存互补的更新模式:在政策手段上,建议政府对开发商采取“新旧绑定”的政策,规避开发商利益优先的问题,在给予新区容积补助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旧城更新的容积率压力,将山花街地块的容积率压力降至“拆一建二”②,同时加强对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原住民提供可选择的居住地,这样才能带动新区建设和旧城更新。

  开发策略———以商业为导向的开发方向。如前文现状分析中提到,山花街现状的单一的居住功能是地块活力丧失的主要原因。简雅各布斯的“城市多样性”的概念曾明确提出了若要一个地区保持活力,就必须保证内部区域的主要功能必须要多于一个,最好是多于两个。这些功能可确保人流的存在[3]。该次更新正是基于对于山花街地块多样性的分析,结合周边环境提出以商业为导向。这里设置的商业并不是巨大的商业综合体,而是适宜于小城镇发展的小企业(小规模功用),这些零售业、文化和娱乐业等服务行业的入驻,确保了分时段的人流的存在:区别于单一的住宅区所导致的同时段出行,多样的零售业可以将学生流聚集与此,文化与娱乐业也可以吸引晚间来广场散步或娱乐的居民。同时商业导向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开发商的利益,也为原住民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性。

  建筑设计策略。由于在更新模式上选择以高层点式住宅来满足“拆一建二”的开发经济压力,对于裙房的建筑空间的营造则成为了延续城市文脉,满足居民交往需求的主要途径(图4-图5)故在设计中提出以下两个建筑设计策略。生活场景的保留是延续城市文脉最现实的思路,而街道正是山花街地块中大部分生活场景的载体。设计中保留“街”这一空间主体,以一条曲折的街形成两侧线性的商业界面,并在转折处形成“院”式节点,设置室外的交往空间,以进一步完善街道空间的品质,增强其吸引力;用两层的商业裙房屋顶形成屋外平台,使得街道的剖面及视线效果更接近传统的街道尺度,二层的公共空间也起到了强化街道氛围的作用。步行空间作为提高小城镇旧城区公共聚集性,增强城市公共生活吸引力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未得到足够的重视[4]。对于小城镇,步行不仅仅是交通方式,也是一种交往方式。在该设计中,步行成为了主要交通方式,车辆由场地进入地下停车库,裙房之间步行空间与交往空间交错布置,在这样的步行空间中,人们聊聊家常,熏熏腊肉,老年人拥有了夏日乘凉的地方,孩童们上下学从这里穿过。这样的街道融合了日常生活的多样性与各式各样的使用者,也就越能得到人们随时随地的包括经济上的支持。

  随着国内产业转型与升级,以工矿产业为支撑的小城镇逐渐走向衰落。一方面,原有工矿产业不足以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开始衰退;另一方面,承载城市历史记忆与发展脉络的工矿业遗存难以得到足够的保护,城市文化出现断层。如何协调遗产保护与产业升级转型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工矿型小城镇发展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阿干镇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曾为甘肃省第一大煤矿所在地。进入21世纪以来煤矿资源开始枯竭,城镇逐渐走向破落。阿干镇作为以工矿产业为支撑的小城镇十分具有代表性,本文将以其为例,结合反规划思想研究以阿干镇为代表的小城镇工业文化遗产更新改造方法。

  反规划理论由俞孔坚于2005年提出,是一种强调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论。该理论更重视城市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以生态安全格局为基础进行规划设计,其核心价值观与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主流思想有共通之处。

  保护为主,最少干预:采用反规划的设计方法,将文化遗产与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对其进行优先规划保护,形成了一个不建设的区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满足了文化遗产的安全与环境风貌的完整。发展与保护的平衡:在工业文化遗址的保护中,应重点强调对遗址本体的保护,同时也应考虑到利用遗址进行有序开发,在保护与发展中寻求平衡点,使其既能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也能有利于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工业文化遗产与区域环境的整合:基于反规划理论的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将遗产本体与区域环境共同视为图底关系中的“图”,进行共同的修补整治,营造跟遗址本体相协调的区域环境。

  阿干镇的工业文化遗产集中于兰阿煤业阿井矿与甘肃石门沟煤业有限公司两处(见图1)。兰阿煤业阿井矿片区建筑54栋,其中工业建筑现存21栋,规模较大。石门沟煤业片区建筑30处,其中工业建筑11栋。镇上还有其他小型厂房或仓库等工业遗存约10余栋,在镇域空间上分布较为零散。

  经过现场的调研,大体上可以将阿干镇工业文化遗产分为三类:工厂厂房及矿井、工厂办公楼及相关附属建筑、工厂职工宿舍及家属楼。其中,工厂厂房与矿井多已经失去其生产功能,并且缺乏合理的保护与修缮;工厂办公楼与相关附属建筑现有部分被遗弃,其余保存尚为良好的仍承担原有职能;工厂职工宿舍及家属楼仍然保留着原有功能,住户没有明显的减少,但因为缺乏合理的保护,部分建筑也已经成为危房。

  建筑风格方面,阿干镇工矿业遗存带有浓厚的苏联风格建筑特色。建筑多呈左右中轴对称,平面规整,中间高两面低,建筑立面简洁规整,开窗整齐划一,均呈檐部、墙身、勒脚三段式结构。建筑材质方面,多选用红砖修建,但随着时间流逝其色彩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呈现出灰棕色。当地民居多为同一时间修建,有选取红砖的,也有选择木材或是夯土材质的,在色调上整体十分和谐。自然格局方面,工厂修建时多遵循当地自然肌理,工厂园区多顺势修建,体现了与自然环境的良好互动关系。

  在进行工业文化遗产更新时,应以本体保护为前提,将文化遗址的保护放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首位,保存遗址本体的原状,避免对遗址的真实性产生破坏,最大限度地保存真实的历史信息。其次,应进行区域环境特色的统筹。阿干镇有着良好的山水格局,但工业文化遗址所在区域存在着大量的地下采空区,有较大的自然灾害隐患。在进行遗址保护的同时,必须统筹规划区域环境,进行区域生态环境整治改善,营造跟遗址本体相协调的区域环境。最后,应遵循最低人工干预原则,保留建筑蕴含历史信息,尽量避免在遗址本体上添加新材料与新物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添加的新材料、新物质必须是可识别的,能够与原有材料区分开来。

  在更新规划中,应先根据工业文化遗址现状确定规划保护范围。经过实地调研,按照遗址现状、生态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对镇域空间进行综合分析,将保护范围划定为工业文化遗产聚集程度较高的阿井矿保护区与石门沟保护区。其中,阿井矿保护区为雷坛河西包括兰阿煤矿集团阿井矿厂区全部厂区,雷坛河东南起职工宿舍,北至选煤楼均纳入保护区,保护区面积共计9.2hm2;石门沟保护区包括雷坛河西含两栋家属楼,雷坛河东包括甘肃石门沟煤业有限公司全部厂区用地,保护区面积共计4.2hm2。

  阿井矿保护区与石门沟保护区分别位于阿干镇北部门户与镇域核心,良好的区位条件决定可以保护区为基础,承载阿干镇工业记忆,构建城镇公共开放空间,提升城镇文化属性,使城镇能够从兰州市的工业极核成功转型为文化极核,实现城镇的产业升级,带动城镇发展,并在发展中继续强化保护,形成良性循环。保护区内部,分别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对三种遗产类型进行差异性规划。对于现在已经失去其原有功能用途的工厂与矿井,其设计目标是城市纪念物,是城市工业记忆的载体;对于已改变用途的或保留用途的工厂办公及附属建筑应尽可能保留现有功能,而被废弃的办公或附属建筑应当在合理的修缮后赋予不违背保护区内部生态平衡的新功能;对于工厂宿舍及家属楼则应以本体修缮为主,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并保留现有居住功能。保护区应以工厂及矿井为中心,对原有厂区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空间格局进行重现,逐步恢复原有历史环境,使历史能成为实体,实现生态与精神双重层面的再生。保护区外部,须顺应工业文化遗产的空间肌理、风貌特征以及功能特点,对镇域空间现有格局进行统筹优化。人居环境方面,应以基础设施、公共空间与建筑风貌为重点进行修缮及整治;产业功能方面,应实现文旅业态的转型,承接保护区更新带来的商业红利,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最大化转变。

  在反规划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阿干镇工业文化遗产更新模式的目标是释放工业遗产的文化优势,实现资源型城镇的产业升级转型,达到产业发展与文化保护相互平衡,稳步前行,在发展中带动文化保护的深入,文化保护也同时带动经济产业的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反规划理论作为景观学及规划学上的热门理论,对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常面临的保护不力、改建后失去自身历史信息等问题有针对性的对策,可以填补工业文化遗产保护更新体系中这方面的弱势。但相较于传统规划,反规划理论其深度与广度都难以企及。该理论作为一种特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其适用范围仍然有限,更应该是作为传统规划的补充,其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有待深化。

  [1][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美]伊利尔沙利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M].顾启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时代在飞速发展,我国的小城镇也在逐步进入新的时期。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中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伴随着其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人们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文明的同时,也在困扰于与自然环境的逐渐疏离。钢筋混凝土建筑正在日益使人们的精神感到越发的困惑、压抑和拘束。为了摆脱这种困扰,人们越来越向往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于是,小城镇的自然生态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愈加显现出来。所谓生态景观设计,指把景观设计延伸到生态的层次。广而言之,所有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并尽可能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可以称为生态设计。小城镇的自然生态景观主要是指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获得自身发展,以实现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与现代社会的动态发展保持统一。在进行生态景观设计时,有一条原则很重要,那就是对场地的尊重。最好的生态设计就像是在原来场地的基础上所形成,景观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本身就是场地原有机理的一种延续,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这是因为生态景观总是要在一定场地基础上开展进行,因此,在进行生态景观设计时更是非常注重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的密切联系,往往因地制宜,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景观设计具有三个典型特点,即尊重自然条件、维护大地景观格局、营造绿洲景观,再造自然。归纳上文所言可知,进行生态景观设计,正是为了达到人与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实现一种和谐的生态观和自然观的最终建立。

  在小城镇建设中,推进生态景观设计,对于小城镇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也是小城镇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小城镇建设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有利于提升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小城镇的生态景观设计规划中,以人为本是其设计的基础和原则。优秀的生态景观设计往往正体现了城市、乡村与小城镇三者的有机结合。在三者之间寻求一种最佳的协调,使理想化的“田园城镇”得以实现。这个目标实现以后,必将会为城镇居民提供一个优美的学习及生活空间,创造了积极健康的娱乐环境,满足了城镇居民的精神需求,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第二,突出了城镇地貌环境的独特韵味。设计师在进行小城镇自然景观的规划时,必定先分析其资源特点,在此基础上确定景观类型。在原有资源中,总是有一些历史遗留景观。对于这些,在设计时,不但要考虑到其同自然环境良好的协调,还会强化其原有气脉,以使生态效应得到更加良好科学的营造。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实现了对当地独特的民族、历史、宗教等文化品质的保存以及强化之外,小城镇独具韵味的文化特色更是得到了丰富的展露。

  如今,在小城镇的建设中,毋庸置疑,景观设计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景观的设计中,脱离城镇实际规模、自然条件等误区频频出现。为了克服这些缺陷,尽量地避免这些误区的出现,要做到如下几点:

  我国的很多小城镇依山傍水,这样的格局对于城镇的生态设计来说,就犹如要照顾到果实与树木的关系。在小城镇生态景观设计中,要刻意地维护大地肌体与山水格局之间的完整性与持续性,同时,一定要竭力维持整体格调,保证生态体系的正常发展。比如面对起伏转折的地形,填土挖方就要尽量避免。如果非得在这样的地形营造自然景观,首先要保持原貌,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辅以人工手法。举例而言,可利用在高坡上人造挺拔的树木产生视线焦点;为了形成合理的谷底,也可以在洼地种植草坪或者低矮花卉。如果遇到山崖或者坡、石等物的阻隔,完全可以利用这些物品的自然特性,穿插叠加,错落有致,从而造就一种良好的递进关系。总之,要在加强风貌特征的同时使自然环境实现诗意盎然且节奏明快的自然环境。

  在对小城镇的生态景观规划中,要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景观。人们常以山水寄托情感,小城镇中或山城相依,或依山筑城,在设计过程中,更要充分照顾到山水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统一。“你中有我,相偎相依”的格局是在营造小城镇的景观形象时应该努力追求的一种境界。为了实现这种境界,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山与建筑间的空间关系。也可利用高差变化形成特色景观。比如在对城镇中水的利用时,不妨利用水的舒畅、婉约和开阔的感觉,加以充分利用。利用水这类自然条件塑造城镇形象,显示现代城镇的面貌。举例来说,水景在生态景观设计中经常被利用到,在利用水体借景或者造景时,水体同小城镇之间所成的关系就需要慎重考虑。比如水面大小往往决定着建筑的尺度,当然,反之亦然。总之,各地区的自然景观风格迥异,小城镇在生态景观设计中也应因地制宜地利用资源,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自然生态元素,以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

  在进行小城镇生态景观设计时,要积极地传承城镇的历史文化。在城镇的肌理与骨架中,城镇发展和变迁的轨迹总会有所保留和体现,此类文化也积淀成为城镇的特色。一方面要注意传承这些特色文化,一方面也要进行适当地人工美化。为了实现特色文化和人工美化的和谐统一,在设计时,为了实现将自然背景与人工建筑统一成为一个整体的目标,就需要营造园林绿地,为城镇的整体景观建设增添灵气与秀气。其次,与大城市比起来,小城镇的交通流量与人口相对较少,所以,小城镇的城市广场就没有必要过多修建。再次,要延续城镇的历史遗迹和建筑风格。不同的地域,造就了有差异整体美观的城镇群体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