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史上出现过哪些重大失误?
2024-01-01 16:16

  城市规划史上出现过哪些重大失误?自从1955年梁思成被彻底批倒以来,再没有人牵头进行中国建筑风格的顶层设计了。

  49年,新国家建立,百废待兴。全国的建筑从业者和决策者面临着重大历史命题: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到底应该建设怎样的建筑?怎样的城市?

  苏联随即派出大批专家援华,我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顺理成章的向“老大哥”学习。

  当时苏联建筑领域的指导思想是斯大林提出的“民族主义的风格,社会主义的内容”。听起来根正苗红正能量对不对?但其实斯大林在这里玩了个春秋笔法,他本人的审美,其实是欧洲古典式的,他并不喜欢那些光秃秃,奇奇怪怪的包豪斯,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先锋派建筑。斥之为“敌对资本主义艺术的激进的现代艺术运动”,并对其进行了整肃。

  他所谓的“民族风”,实质上就是打着民族擦边球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形式上表现为复古、大量使用古典装饰元素等形式。

  当然,也包括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如同沙皇宫殿般的莫斯科地铁站,以及著名的“七姐妹”。

  七姐妹包括莫斯科大学主楼、外交部大楼、乌克兰饭店等七座建筑。据说斯大林原计划是建40座,力图打造“无产阶级的曼哈顿”,但因为资金不足,最终完成7座。

  苏联的“民族风”建筑理论传入中国以后,众所周知梁思成是中国古典建筑领域TOP1的专家,于是由他牵头,组织建筑界专家研究论证,在访问了苏联众多城市后,他认为民族风理论是可行的,苏联的新建筑由于保持了历史元素,和历史建筑浑然一体,有效避免了西方国家风格各异,杂乱无章的情况,这是他颇为欣赏的。于是1951年至1954年间,梁思成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来宣传苏联的经验、“民族风”的理论,当时被俗称为“大屋顶”式建筑。甚至一些不明就里的老百姓以为,全国所有的大屋顶式建筑都是梁思成设计的。

  可能当时的群众的确听的是云里雾里,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信誓旦旦的说他老家有这种“苏式建筑”。其实筒子楼的图纸可能真是苏联给的,但是那个中式大屋顶,它明显不是苏联设计的好吗

  客观来说,苏联指导下的梁思成理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有其进步意义。美学上明显强于“赫鲁晓夫楼”不说,最重要的是他第一次完成了中国现代建筑理论的系统化顶层设计。这是第一次,也几乎是最后一次了。对于理想国家的蓝图设计,我们猜到了开始,却没猜到结局。

  另外多说一句,50年代的民族风建筑,后来在全国都有不少入选了当地的优秀历史建筑名录。而60-90年代,只能说,呵呵。

  但是随着民族风建筑的实际建设,众多建筑师包括梁本人也发现了问题。因为苏俄的历史建筑本就是欧洲式的,即使坚持传统,也很容易和现代社会衔接,可中式建筑是木构的,本就不是钢筋水泥石材这套发展而来的产物。盖出来的房子常常是现代基座套一个中式屋顶,显得不伦不类。梁的内心对这种形式其实并不满意,他自己都曾批评这是“穿西装带瓜皮帽”。到底该如何吸收并发扬民族性?

  历史没有给他太多的迷茫期。斯大林去世,玉米上台。出身农民的玉米对斯大林展开了猛烈批判,建筑领域当然也不能幸免,他指责斯大林式建筑华而不实,铺张浪费,对于美和永恒,玉米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他的建筑学主张很简单:花最少的钱,迅速解决苏联人民的住房问题。

  个人认为,玉米的主张在中国更有市场。“我都穷的吃不上饭了,哪还顾得上美不美”“有房都不错了,我还没房呢”

  当时的中苏关系还未破裂,中国当然再次选择跟进苏联的“政治正确”。从1955年开始,梁思成受到理论界的广泛批判。组织上甚至发动他的学生批判他。

  至于住宅,都不用再贴图了,那个赫鲁晓夫楼如果旁边没有人,你根本看不出来那是中国还是苏联。实际上我国语境中的“老破小”,如果追根溯源,就是赫鲁晓夫楼,只不过后来发展出各种变体,其实都是换汤不换药。这次的影响时间就久远了,一直延续到90年代。中国搞房改是在98年,在那之前,福利分房的体制一直在运转,你想住楼房,就只能住这种房子。商品房是98年以后才出现的。(大体如此,极个别有例外情况)

  之前我其实没有说清楚赫鲁晓夫的情况,让一些人产生了误解。所谓的“解决苏联人民的住房问题”只是玉米的一种理想,实际上他在位时只能说是缓解了住房问题,远远谈不上是“人人能分房”。勃列日涅夫时期仍然面临住房紧张。甚至住房紧张成为当时众多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顽症。其实这个现象的根源在于:计划经济的框架下,国家拿出财政收入,免费的不断的给人民盖新房,还要全覆盖,这根本就是一个不现实的计划。

  各位可以回忆回忆,岁数小的可以问问你的家长:就这种现在看来悲惨不堪的老破小,当时是分配给什么人的?就我个人的观察而言,我爷爷当了一辈子工人,还是劳动模范,每年能北戴河疗养的那种。他一辈子也没分到房子,95年在祖传的老平房里去世。我父母,工人,我从未见过他们讨论分房的可能性,仿佛这种制度从不存在。我家亲戚里分到房子的唯二两个人,一个是国企科长,一个是ZF机关科长。我的小学中学同学,家里凡是住“单元楼”的,不是985院校的家属,就是干部家庭。

  评论区某些人那种“审美=权贵≠人民→→→→赫鲁晓夫为人民”的逻辑是十分可笑的。在实际操作中,“人民房”实质上早已演变为“特权房”,某些人在大唱人民赞歌的时候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屁股歪了?

  回过头来再说中国自己的情况吧。赫鲁晓夫路线的恶劣影响在于,他导致了一种历史惯性,无论是众多普通人还是领导,会普遍的认为,只要省钱实用,多丑都行,这样很正常。梁思成时期,从国家层面,至少还有一种宏观理论对其指导约束。而现在,是彻底没人管了,没底线了。

  如果说当年太穷,有情可原,那后来有钱了,仍然延续这种惯性,还令人同情吗?

  下图北京西站建成于96年,造价绝对不低,没钱真不是理由。可你觉得它还算是“大屋顶”吗?梁思成看见这个要被气活过来。这个就是缺乏顶层设计的恶果,现在都2021了,始终没有诞生什么宏观的理论引导它们向正常方向发展。甚至很多人认为,这压根就是可有可无的,无所谓的事情,并没有多少人会认为,这是一件关乎子孙后代,需要认真严肃对待的事。

  总而言之,改开后的建筑,是彻底的群魔乱舞,野蛮生长了。甭说你盖个大屋顶,你就是盖个、白宫、自由女神,只要手续合法,也没人管你,甚至甲方还以此为傲,沾沾自喜呢。其实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欠发达地区的人,他们审美认知的来源可能是新闻联播。

  我曾经不止一次遇到这种人:一看见外形平庸但体量巨大的政府办公楼,就要惊呼“霸气!牛X!气派!”更夸张的是眼神里真的在放光...我相信他是真的觉得这楼很好看,但至今还是不能感同身受。

  中国人在普遍没出过国的时代,误以为外国全住高楼大厦,高楼越多=越发达、越现代化。现在想想可能曼哈顿起了很大的误导作用。不过也难怪,中国某些省会城市,在进入21世纪以前,甚至没有一栋摩天大楼,没有超过10层的建筑。

  现在住宅要是盖个三十多层,很惹人反感,但你可以想象在房地产发展的早期,某些决策者那种虚荣心态...

  几十年后的中国人回顾历史,很可能把98-03这段时间看做中国建设规划的决定性时刻,这恐怕是最有希望改变旧有面貌、开辟辉煌时代的机会了。

  国外的住宅模式基本就三种能供中国人考虑:欧美为代表的大house低密度模式、日本一户建模式、香港高密度模式。可惜在历史的关键转折点我们选择了最恶劣的香港模式。

  首先必须肯定的一点是,市场化的大方向绝对是正确的。前面已经详细说了,计划性分房制度根本不现实,财政压力巨大不说,实际当中容易演变成特权房,理应被历史所抛弃。各位想想,我们现在相当一部分人能住上H户型的商品房,彻底摆脱了过去连独立卫浴都没有的窘境,我们能有底气去鄙视曾经遥不可及的“老破小”,是不是03年以后才得以实现的。这点咱不能不讲良心。

  但我为什么又说选择香港模式是个恶劣的事,因为我们这个国家的人口和土地资源,是不是真到了那么紧张的地步?我对此表示怀疑。

  以前知乎有大神计算过,大体意思是即使中国18亿亩耕地红线不碰,用剩余的土地存量和现有的城镇住宅用地,盖满别墅和配套设施,也能把14亿人口给放进去,甚至还有盈余。(那个上千高赞的答案我找不到了,欢迎补充,不过一些一两百赞的答案还很多,大家可以去搜)

  其实我当时没精确算,大体算算应该是靠谱。中国的城镇住宅总面积是0.47亿亩,农村宅基地1.7亿亩。两者加合,一共2.17亿亩。而一栋别墅大约占地0.45亩(300平米够了吧)。假定每户住一套别墅,可以住4.8亿户,把中国人全装进去完全没问题。

  (农村宅基地我是按最保守的算,因为还有一说是宅基地总共2.7亿亩,其中1亿亩闲置。)

  香港模式的恶劣还在于,难拆啊!拆平房盖高层能盈利,可是将来谁给你拆高层?这种模式大概率会决定未来中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城市面貌。

  再说一种算法,日本人口密度347人/平方公里,黑河腾冲线人/平方公里,低于日本,而日本平原面积仅占全国12%,中国黑河腾冲线以东的平原占比没有直接数据,但可以保守估算,中国四大平原86平方公里,加广东广西和四川的平原是98平方公里,黑腾线平方公里,平原占比至少有24%以上,是日本的2倍。日本都能推广一户建,中国人就只配住高层?甚至搞“农民上楼”?没道理啊。

  日本有55%的住宅是一户建。它越是农村的地方,越盖的跟别墅区似的,不信的可以用谷歌地球随便看,我前些年就看了它不少农村,确实服气了。

  刚才我随便瞎点了几个地方,截了图你们看下。下图是冈山县的一个村,说实话冈山县我都没听过,这村叫啥我也不知道,但周围都是农田,稀稀拉拉几户人家,是农村肯定没错吧。

  下图,随机找的,距离大阪市中心10公里的最边缘地区,再往上就是大山了,住不了人了。

  东京的也得发个,下图为距离皇居7公里的世田谷区,相当于到北三环的距离。世田谷区我看基本全区都是一户建。

  我国的平原占比是小日本的2倍,人口密度还比它低,如果从03年就开始布局,20年的时间,大家可能真的会感觉到我们慢慢追上发达国家水平,毕竟在日常消费娱乐方面差距并不明显。这比任何宣传都管用。

  声明一下,我并非主张所有住宅,全国都盖别墅。那个计算只是告诉你土地够用。现实中肯定有那种宁可住市区高层,也不去郊区住别墅的,有的人生活节奏快,还有需要租房的,喜欢住大平层的。实际上曼哈顿就很多人住中高层公寓。我认为根据人们的需求去提供规划才是合理做法。

  本来中国历史上是没有“公社”这东西的,古代中国人无论居住还是种地,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要不怎么叫小农经济呢。但是公社和集体主义传统几乎贯穿了俄罗斯历史的全部,这点堪称奇葩。这种模式50年代传入中国,在城市里的表现形式就是各单位大院、封闭式小区。本来到还好,以前汽车很少。可是后来我们想大力普及私家车的年代,又加入了香港模式,真是迷之操作啊,这下轮到我们奇葩了。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式堵车的症结是路网稀疏。那你想想路和路之间用来填充的内容是什么?如果是小地块住宅,那当然路网密布,毛细血管发达。可如果是大尺度的高层小区,那路网能不稀疏?

  所以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很多睡城卫星城,明明都建在郊区了,天天早高峰还是堵的跟狗一样。

  (下图来源为新浪博客:公益发明。我刚知道和知乎大神@CnDriver是同一人,特此注明)

  下图是温哥华的高层住宅(曼哈顿的跟这个模式完全一样),它两栋高层就形成一个小区,中间会有一两个小花园,虽然花园面积小,可是人家小区人少啊。最重要是这路网密度,大家不会全挤在唯一的一条主干道上。咱这的小区,每天一大早所有的车都涌向一两个小区出口,还没出大门就堵上了,也是绝了。

  最可怕的是,中国这种大尺度高层小区的模式,在未来有可能是难以为继的。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和居民私家车的普及率还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现在各种摇号限号尚且堵成这个样,以后呢?

  我常问一些官员:你们到底要把城市改造成什么样子?回答有两种:前一种是,没想那么多,先解决老百姓住房问题再说;后一种是,现代化城市。但当我追问现代化城市具体是什么样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就卡壳了,“没想那么多。”

  这些年我走遍了大大小小各种城市,包括许多古村落,很多地方已经完全找不到任何历史痕迹。比如山东德州和浙江嘉兴,历史上曾经是一南一北交相辉映的两座古城,文化名人辈出。我去这两个城市的时候,可以讲这两个城市基本上找不到一座历史建筑。古老的民居没有了,古老的街道也没有了,历史好像在这两个城市没有发生过一样。

  主持拆除的副市长谢玉堂说道:“我一看到它就想起中国人民受欺压的历史,那高耸的绿顶子,就像希特勒军队的钢盔!”

  下图为郑州火车站片区的大同路、德化街。虽然1938年被日军轰炸遭受灭顶之灾,但仍有很多建筑保留到改开时期。90年代初竟全部拆除。

  忘了在哪看的,有种说法非常有道理:济南和郑州近代历史上主导城市发展的人是商旅,他们活跃在火车站附近,开办商号,兴建住宅,为城市注入了活力,呈现出和现在截然不同的气质。我讶异于郑州历史上竟然出现过这么漂亮的建筑,因为一个当地的朋友曾经跟我说,郑州连一座解放前的建筑都没有。

  据统计,截止到1948年,北戴河的中外名人别墅达719幢,与青岛、鼓浪屿、庐山并称为中国近代四大别墅区,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建设,现存110余幢....

  山东聊城是一座古城,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古人的设计非常浪漫,竟将整座古城置于水中。建国以来,历经60年风雨仍保存完好。2009年,当地ZF决定将古城完全拆除,复建为仿古商业街!

  现在的大连除了中山广场那一圈的老建筑还保存完好之外,其它地方已经很难找到成片的历史建筑。下图为大连凤鸣街,原有历史建筑100余栋,大多为20-40年代的“和式洋风”住宅,当地俗称日本房。2011年开始拆除,到现在还没拆完,现在是露天停车场...

  30年代的南昌老城区,胜利路和中山路附近,我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非常震惊,这和我印象里的南昌完全不一样啊。现在这一带,不是我黑,实话实说真的像大县城。

  汕头百货大楼附近,当地俗称小公园,是汕头老城的发源地,每年有大批华侨返乡寻根,在潮汕人的心中有精神图腾的意义。03年开始旧城改造,但是因为资金链断裂等原因陷入长期烂尾,拆到一半不拆了。虽然最经典的百货大楼保住了,但是周边建筑已经拆除。那这种保护还有何意义?

  我去三亚玩的时候特意去了一趟海口,感觉海口的骑楼保存比较好,比广州厦门的好,比较接近历史上骑楼街的原貌。广州厦门的大多是空有个骑楼的架子,各种浮雕装饰已经消弭殆尽了。但是我注意到海口只是保护修复了两三条老街,还有一些老街老楼根本没人管,甚至有的楼我去的时候已经塌了。

  哈尔滨的老道外地区存在大片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历史上哈尔滨当地华人由于受沙俄建筑长期影响,逐渐发展出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风格,立面造型是欧式,立面上的装饰又经常采用花鸟、植物等民族特色,内部庭院则完全是中式。这种风格在全国可谓独树一帜,体现出中国人勤劳智慧、积极向西方学习的精神。

  有一点必须说一下,现在很多城市有那种民间自发的文物保护志愿者组织,我觉得他们往往又走向另一个极端,逢旧必保,无差别怀古,甚至一些计划经济时代的副食品店也想保护,拆了就骂。我可以这样说,我并不反对拆除和山寨,但有个前提就是新建的必须得比以前的水平还高,至少是持平。某些新建筑或者山寨,那设计、那用料,细节缺失,俗不可耐,刷新三观,吃相难看。那你是在搞建设?还是搞灭绝?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改开40年来全国消失的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以上发的一些图,其实也远远称不上是有代表性。

  说到这我得吐个槽,以前有个中国记忆论坛,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关了?里面是全国各地的网友交流老照片,那些真正精美的被毁建筑,恐怕只有本地人才说的清楚。我现在特别后悔当初光顾着存天津的图,全国其它地区的没存,现在也没处找去了.....发点天津的图吧,我说这是美学灾难绝不是危言耸听的!

  天津有个地名叫东南角,曾经有个普通商铺是拜占庭风格建筑,在本市绝无仅有,整条老街在03年旧城改造中拆除。

  天津和平路有座老建筑叫四面钟,76年地震受损,塔楼拆除,2000年ZF决定复建,结果山寨版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假冒伪劣产品,建筑细节完全丧失。

  天津黄家花园60年代和如今的对比图。黄家花园本是原英租界的中产住宅区,98年核心地段拆除,盖了公寓楼诚基中心。诚基在天津可谓臭名昭著了,曾经集中了大批的隔断房,群租房,日租房,以及失足女....

  风雨桥是侗族特有的一种传统建筑,整体由桥、塔、亭组成,是侗族与汉族建筑文化相融合的结晶。

  2004年8月20号,贵州黎平县地坪乡发生暴雨,这里是一个非常贫困的侗族山村,当时的人均年收入只有700多块钱。在地坪乡有一个非常漂亮的风雨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暴雨引发的洪水冲垮了风雨桥,但是在场的124名侗族小伙子见状,纷纷跃入洪水之中,拼死打捞风雨桥的构件。

  他们打捞了三天三夜,从贵州一直打捞到广西。只要是家乡风雨桥的构件,无论多远,都得打捞回去。

  在政府的组织下,又经过10多天的时间,打捞上来的构件全部运回了地坪乡。清点后发现,28根大木构,一根都没有少,73%的构件回到了原地。人们用这些构件,让这座风雨桥得以重建。

  后来,媒体采访村里的老人:“为什么在桥垮塌时,在没人组织的情况下,孩子们能毫不犹豫地跃入洪水中去抢救?”

  “因为这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从小就在桥边长大,在桥上听老人讲故事,做作业,唱侗族大歌。侗族大歌里面有一句歌词:地坪花桥传万代!”

  最初听到这个故事我是相当震撼的。建筑对人的意义是什么?这又是一个可以长篇大论的话题了。但至少可以肯定一点,它绝不应当仅仅是功能性实用性那么简单。

  (这个贴写的有点太长了,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其实最初只是一时心血来潮随便写了写,后面更新的过程让我感觉这个话题还是比较大的。历史演变和现象问题的部分已经基本说完,等休息休息过段时间我会回来更新这个贴的最后一个部分,说说我自己的一些想法。感谢各位支持!)